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社会关注>

提升贫困群众获得感岂能急功近利

时间:2017-11-15 16:03来源:评论网 作者:龙雨 点击:
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冬季冲刺阶段,不少地区为巩固脱贫成效,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纷纷效仿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采用“三同一述”扶贫模式,即,领导干部要与帮扶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驻村第一书记要年度工作述职。然而笔者下基层时却听到一些基层干部
     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冬季冲刺阶段,不少地区为巩固脱贫成效,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纷纷效仿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采用“三同一述”扶贫模式,即,领导干部要与帮扶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驻村第一书记要年度工作述职。然而笔者下基层时却听到一些基层干部痛切呼吁:“不怕事多任务重,就怕要求不实用。”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一切认识的真正来源。”与贫困群众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既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又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有效途径;既能让党员干部摸清贫困群众的“家底”,从而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又能密切干群关系,增强贫困群众对惠民扶贫政策的认知,提高其内生发展动力,可谓是贫困群众的“传声筒”,脱贫攻坚的“快捷键”。
    然而“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再好的帮扶政策若只是走过场、图形式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更别说凝聚民心,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如今,脱贫攻坚已进入深水区,到了攻城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刻,可谓越到后面愈关键,越是困难的叠加期。基层扶贫干部,既要抓产业,又得填资料,本已身心俱疲,而与帮扶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则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海量工作任务的重压下,基层扶贫干部往往只能疲于应付,走过场,图形式草草了之,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帮扶效果,还会直接影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志气和干劲,更会影响党委政府形象。
   贫困群众获得感的提升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秦国的强盛岂是商鞅变法的一政之功?唐朝的衰败又岂是安史之乱的一蹴而就?都是厚积薄发所致。诚然,提升贫困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切勿急功近利,需以“绣花功夫”,才能滴水穿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提升贫困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见得非得与帮扶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若真心相交,就算每天只与贫困群众交流10分钟,那也足够。同时,扶贫干部一定要扑下身子、放下面子,只有像大树扎根土地一般,扎根基层,以赤诚、智慧、担当之心为养料,以为贫困群众谋幸福之念为枝叶,才能以枝繁叶茂之势带领贫困群众打赢这场惠及万民的攻坚战。
   老百姓最反感“花架子”,最欢迎“捣实锤”。获得感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直通民心。如今,“获得感”写入党章,是以党章的严肃性为人民的权益保驾护航。十八大以来,全国6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这是历史性的成就。然而鞍马犹未歇,战鼓催又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广大扶贫干部切勿急功近利,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忘初心,才能迈好脱贫攻坚每一步,以步步完美连缀全面小康。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