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论>视野>

天天来督导 下边“吃不消”

时间:2018-05-18 10:42来源:评论网 作者:许贵元 点击: 230 次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实践证明,上边风清气正,下边一呼百应,好作风会凝聚和释放强大的生产力和正能量。减轻基层负担和压力,还是从上边找找原因,别老让下边反映:“上边天天来督导,我们下边吃不消!”
      笔者根据前不久《人民日报》和《半月谈》披露的一些作风问题,近日在基层搞调研时,也听到不少乡镇村干部万般无奈、苦不堪言地反映:上边几乎天天来人搞检查督导,我们下边实在是难以招架吃不消,几乎把主要精力全用在接待、陪同、应酬上,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抓落实、干实事?除了各路“督导大军”常来光顾以外,上级文件通知更是接连不断,名目繁多的大小会基本天天召开,工作部署内容方方面面,我们下边根本落实不了。有时上边早晨下通知、傍晚就向我们要结果或汇报落实情况。我们基层干部整天神经高度紧张、疲惫不堪、有干不完的工作、忙不完的活儿、跑不完的腿呀!有好多人白天是:应酬上边检查调研和督导,而且小心翼翼,恐怕出现纰漏挨批评、受埋怨;晚上:则是加班加点整材料、绞尽脑汁写汇报,双休日也几乎天天搭上,压的我们实在喘不过气来呀!
     据了解,还有这种情况,有的地方动不动就兴师动众搞督导,给下边来个“重兵压境”,参与的“督导者”,有时超过“被督导者”,反差太大、不成正比。而且一来督导,下边就坐立不安、甚至手忙脚乱,唯恐上级“挑刺”、找“毛病”或指出“不足”,引起上边不满意,弄个费力不讨好。实事求是地说,基层的每一项工作不一定都干得那么十全十美,完好无缺,可能有些客观因素所致。但我们检查督导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多体贴基层干部的苦衷和难处,少搞那些下车伊始说“官话”、指手画脚训“大话”、趾高气扬说“狠话”,气势汹汹甩“脏话”,弄得基层晕头转向、无所适从。
     而少数基层对上边也有“对策”:你来检查我们提前布置好;你来督导我们设法陪同好;你听汇报我们把材料准备好,来来往往我们招待好;你们若是不吃饭我们也就省事了。这就形成和陷入了一个“欺上瞒下、自欺欺人、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的怪圈子,与当今中央旗帜鲜明提出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新表现的要求是相悖的。正是由于受社会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少数基层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甚至甘当“小磨干部”:你推推我转转、你不推我不转,就在原地死站岗,得过且过、能混则混,反正拿着国家的俸禄,共产党也不会饿死人。你说有这样的思想和作风作祟,上边布置下来的各项工作任务能不折不扣地落实吗?能完成得出色圆满吗?从这个角度上说,上级经常派人深入基层检查督导是非常必要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搞好精准督导,也是确保各项任务和工作目标落实的重要手段。但我们坚决反对“走马灯”和“长流水”的督导形式,那样,不仅使督导效力大打折扣,还会加重基层负担,甚至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但我们更要提别警惕少数一手遮天、横行一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的“村霸”和“乡霸”,跟上级的部署安排唱“对台戏”,搞欺上瞒下、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的“假落实”。
     众所周知,基层乡镇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的前沿阵地,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都必须通过基层才能得到贯彻落实。基层乡镇的每一项工作都与党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搞好民生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实现乡村振兴,是基层乡镇村干部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和新时代的艰巨重任。完全可以这样表述:农村基层工作无小事、处处连着大民生。善待基层乡镇干部,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干事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是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给基层干部“松绑”和“减压”,让他们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干实事、抓好落实的最好办法途径是:精简会议、压缩发文、减少形式主义的检查督导和走马观花的调研活动,以及不必要的陪同和应酬。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实践证明,上边风清气正,下边一呼百应,好作风会凝聚和释放强大的生产力和正能量。减轻基层负担和压力,还是从上边找找原因,别老让下边反映:“上边天天来督导,我们下边吃不消!”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