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时政>热点观察>

村干部培训要有“泥土味”

时间:2018-07-05 10:53来源:评论网 作者:祥子 点击:
培训的语言要有“泥土味”。村干部的文化知识有限,对太抽象、专业的理论,理解起来十分困难,要培训过程中,要多讲接地气的“土话”,确保沟通顺畅、理解无误。否则,教师讲得热情高涨,受训学员却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近年来,为提升农村干部的能力素质,不少地方在村干部培训上下了不小的功夫。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培训村干部“跑偏了”,开展培训热衷于“开眼界”,过分追求形式上的“高大上”。比如,只注重到发达地区参观和邀请著名专家授课,却忽视了自身发展定位,导致学习参观仅停留在“开眼界”的阶段,没有实质性的收获和借鉴。(7月3日《人民日报》) 
    无论是完成当前的脱贫攻坚任务,还是从长远角度振兴乡村,村干部是一支极为重要的作用。上级政策的解读落实,资金的发放应用,以及日常替村民排忧解难,都离不开村干部。老百姓遇到急难烦忧,第一反应也是找村干部。
     但同时,村干部作为村民自发选举而产生,未经过正规的理论考试、面试,在学历上也未明显设限,使村干部这支队伍参差不齐,与机关干部相比,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服务群众的需要,但培训内容不能高大上,而要有“泥土味”。
     培训的内容要有“泥土味”。村干部每天与群众打交道,接触的都是“三农”知识,最需要提高的,也是“三农”知识,属于真刀真枪干实事的人。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多选择在农村用得上的产业发展知识、种养殖业、常规管理技术,教给他们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确保他们在工作中能真正用得上。
    培训的形式要有“泥土味”。培训在少谈理论,多讲实际,并不一定需要太高理论水平的专家教授,相比之下,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已经取得了发展成效的“土专家”,更受村干部认可和喜欢。培训要坚持少说教,多实地参观,到田间地头去学,真正能收获学以致用的东西。
     培训的语言要有“泥土味”。村干部的文化知识有限,对太抽象、专业的理论,理解起来十分困难,要培训过程中,要多讲接地气的“土话”,确保沟通顺畅、理解无误。否则,教师讲得热情高涨,受训学员却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对待村干部这类特殊人群,培训必然要多些耐心,多些细心,多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想想他们的需求,对症进行培训,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