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关键

时间:2023-03-09 17:01来源:评论网 作者:郭喜林 点击:
只有抓紧解决供需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并尽快建立市场供需与高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才能让人才培养方式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满足现实需求。而且,才能让“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社会难题迎刃而解。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热点议题。从政策举措到服务手续,从培养模式到就业岗位,从高校到企业……多位代表委员为纾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支招。“‘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间,供需匹配度还有待协调。”在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看来,供需不协调与高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培养方式还无法完全满足现实需求有关。(人民网2023年3月8日)
     实事求是地说,并不是所有大学毕业生都存在就业难,那些“985”和“211”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大多可以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存在于非重点大学,尤其是某些专升本的院校,教育质量并未得到提高,却通过专升本拥有了“徒有虚名”的外表。而且,从教师队伍的质量来说,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之间存在的差距是不能否认的;而且,从招生的学生生源质量方面来说,其差距更是人所共知的。所以,大学毕业生的素质千差万别也是事实;所以,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中必然会存在着优势与劣势。
     因此,对于大学生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国家评估考核标准。只有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大学毕业生的素质标准,才能把高等院校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的宏伟目标贯彻落实到位,才能避免某些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弄虚作假,才能力避在高质量发展中滋生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才能让大学毕业生名副其实成为真正的大学生。
    更为重要的是,高等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密切联系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只有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高质量发展奋斗目标,才能让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接地气,才能让大学毕业生成为用人单位的香饽饽,而不是让大学毕业生成为用人单位的弃子。
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不能责怪用人单位不给高等院校面子,只能怪某些高等院校不争气,并让学生受到了牵连。如果能把教育质量放在首位,而不是把高等教育当成产业,大学生就不会毕业即失业。大学生就业难,关键还是教育质量和设置的专业不能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造成的,并不是我们的大学生供大于求。
    如何把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这是摆在高等院校面前刻不容缓的问题。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焦点是人才竞争,而不是表面的人力资源竞争。只有拥有强大的人才竞争资源,才能让我国拥有市场竞争的绝对优势。而且,这是大家普遍公认的。因此,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必须在高质量人才培养方面下真功夫。只有明确正确的高等院校办学方向,才能抓住高质量培养人才这个牛鼻子不放松,并作为高等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永恒主题常抓不懈。
    只有抓紧解决供需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并尽快建立市场供需与高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才能让人才培养方式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满足现实需求。而且,才能让“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社会难题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